密集调控政策下: 中小房企生存难
今年千亿房企数量有望超过15家
克而瑞近期公布的前10月房企销售业绩TOP100显示,碧桂园、万科、恒大销售金额均突破4000亿元,有12家房企进入千亿元阵营。值得注意的是,在前20强房企中,保利地产、龙湖地产、华润置地等15家房企前10月的数据超越去年全年数据。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今年虽然楼市调控重压,但市场表现依然乐观。从全国看,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金额再次刷新历史同期纪录,预计2017年房地产销售金额与面积将再次创造历史纪录。另据前10月销售业绩来看,部分房企已经完成年度任务,千亿房企数量在2017年有望超过15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今年前10月榜单,并结合2016年榜单发现,碧桂园销售业绩今年已猛增近1800亿元,一举超越万科和恒大,成为行业销售榜上的龙头老大;融创也迅猛增长近千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7位升至第4位。
为何碧桂园和融创表现惊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碧桂园聚焦地产业务开发和销售,尤其是积极布局三四线城市,使得其城市布局具备了较好的发展优势。从实际情况看,类似企业的投资战略总体上是稳健的。对于融创来说,业绩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通过并购来实现弯道超车战略的正确性。”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融创收并购拿地占新增土地储备总量的84%。从收购合肥融科城、武汉融科天域、天津星耀五洲项目、重庆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等多个重点城市大型项目,再到获得石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收购万达文旅项目等,融创获得了大量成本较为低廉的土地,提升了盈利空间。
与其他房企业绩暴增相比,万达的业绩表现则有些平淡。严跃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第一,万达这类企业的销售类物业相对少,更多的是自持型物业,业绩出现波动和具体的产品结构有关;第二,万达今年在酒店等项目的销售方面动作较多,预计此类项目此前的销售节奏会受影响,进而也影响了项目销售业绩;第三,万达在传统地产业务方面的投资力度减少,更多地侧重在文旅项目方面,也会影响传统的业绩数据。”
从总体来看,这20强企业今年前10月销售总额为34341.5亿元。今年前10月,碧桂园业绩最高,为4841.7亿元,中南置地最低,为700.3亿元,前者是后者6.9倍;去年恒大业绩最高,为3731.5亿元,中南置地最低,为502.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7.4倍。
半个月房企股权变动近千亿元
今年以来,一些房企的股权变动也很剧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11月近半,较大房企宣布的房地产股权变动已近千亿。
11月3日,昆百大A(000560.SZ)公告称,公司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我爱我家84.44%的股权获批,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为55.3亿元。
11月6日,恒大公告称,凯隆置业和恒大地产及公司控股股东许家印与第三轮投资者订立第三轮增资协议引入600亿元。其中苏宁电器集团出资200亿元,占恒大地产增资完成后的4.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