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调整计划重点聚焦中印边境
华语社1月3日报道 印媒称,印度陆军高级军官说,洞朗对峙事件后,陆军调整了未来五年计划(2018-2023年)的工作重点,以满足中印边境沿线的作战需求。
据印度《经济时报》网站1月2日报道,多名未透露姓名的陆军高级军官对该报记者说,重点将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后勤改善和增强战力,以及配备更多步兵武器和夜战、情报、监控装备。
报道称,目前将优先实施可提升边境沿线——即从拉达克到藏南地区的中印边境线和锡金东部的国际边界——陆军战力的计划。据多位军方消息人士称,这项工作依据的是从洞朗对峙事件中获得的经验教训。
官员们说,2017年11月,陆军高层决定,鉴于从洞朗对峙事件中吸取的教训,新的五年计划将对优先事项作出调整。各军种将根据新出现的威胁为推动未来实现军事现代化制定这项计划。
官员们称,洞朗对峙事件突出表明,由于缺乏足够的道路基础设施,印度陆军无法迅速在事发地附近调动火炮并补充弹药。
一位官员说:“那起对峙事件进一步促使我们关注中国。”这标志着,印度对本世纪初及之前推行的政策(即印度军队的重点是巴基斯坦)作出调整。随着巴基斯坦构成的军事威胁逐渐消退,而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印度当前寻求缩小与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的差距。
官员们表示,重新确定五年计划的优先事项将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道路、燃料储备设施和部队住宿条件等——以及旨在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其他措施受到重视。
报道称,修路是山区最重要的需求。印度《经济时报》此前曾报道,对峙事件发生后,有关在中印边境地区修建73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公路的工作加快实施,以确保迅速调动军队。
作为道路的替代性选择,印度当前还沿中印边境线修建17条隧道,印度将着力加强铁路网建设并修建先进的直升机停机坪。
报道称,印度也加强采购武器。其中包括采购超轻榴弹炮和战车,并将部署在中印边境线附近。
据官员们说,军队需要更多侦察设备,如无人机和电子战资源,印度在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还需要更多的部队。
责任编辑:贾元熙
第2页
陆军针对中国的主要进攻编队“山地打击军”于2013年开始服役。
另据印度Zee新闻网站1月1日报道,印度内政部长拉杰纳特·辛格1日说,印度正在实施一项特殊工程,要让印度中国边境上的所有哨所通上公路。
报道称,辛格在位于北阿肯德邦海拔11614英尺(约合3540米)的内隆边境哨所与边境警察部队官兵一道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是印度内政部长,也是印度政府高级部长首次访问内隆边境哨所。
辛格对边境警察部队官兵说:“一个旨在让中印边境上的所有哨所通公路的项目正在进行之中。”他还说,已经有许多边境哨所通了公路,但很快会有更多的哨所通公路。
报道称,在谈到中国时,他说:“中国是我们的邻国,我们与他们关系良好。印度一直试图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在谈到与中印边界问题时,他说:“与中国发生了一些对峙,但最近没有发生此类事件。”
辛格还指示边境警察部队想办法在海拔如此高的哨所缩短轮换时间。目前,这里的部队每3个月轮换一次。“我来到这里是为了了解边境警察官兵守卫中印边界的条件”。
辛格说,正在为官兵提供滑雪板、全地形车辆和登山设备。
边境警察部队是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成立的,其任务是守卫长达3488公里的中印边界线。
责任编辑:贾元熙
第3页
【延伸阅读】印媒:中印举行对峙后首次边界会谈 促进战略沟通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印媒称,在洞朗对峙发生近四个月后,中印将于22日在新德里就中印边界问题举行新一轮会谈。自两国今年夏季在洞朗发生长达73天的军事对峙以来,这是双方举行的首次边界会谈。
据印度“雷迪夫”网站12月20日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表简短的声明说,应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的邀请,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将在12月22日访问印度,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二十次会晤。
会晤前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不仅是两国边界谈判的高级别渠道,也是双方进行战略沟通的重要平台。
报道称,中印军队从6月18日开始在洞朗地区展开对峙,当时印度士兵阻止中方在靠近印度“鸡脖子”走廊的地方修路,8月28日,印度宣布两国部队“脱离接触”。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