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社:与之前的美国领导人一样,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已得出结论:巴基斯坦是一个有两副面孔的盟友。巴安全部门一面接收美国的援助,一面向塔利班(Taliban)等与美国及其盟友(包括印度)开战的恐怖组织提供庇护。
特朗普有一点说对了。美国未从向巴基斯坦提供的援助(根据这位总统的表述,自“9•11”恐怖袭击以来这笔钱已达到约330亿美元)中获得相应回报,而巴军事情报部门“三军情报局”(ISI)操纵着宗教狂热分子,部分目的是继续插手邻国阿富汗上演的大国博弈。
因此,特朗普上周决定暂停向巴基斯坦提供20亿美元安全援助是可以理解的。此外,美国的援助资金过去帮助巴基斯坦部分国家机构——武装部队和三军情报局——增强了实力,同时削弱了文职机构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如果暂停援助可以用作筹码来规劝巴军事和情报机构对塔利班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同时支持、而非削弱政府,那此举将是一场值得的赌博。
然而,这样的结局还远未确定。三军情报局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塔利班的创立。该局人员将塔利班看作一种可给他们带来战略纵深的资产。如果真要放弃塔利班,他们会很不情愿。
受到反弹的巨大风险使特朗普的前任们对于制裁这样一个复杂、不可预测且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盟友更加谨慎。首先是对美国军队的风险,他们依赖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来获得补给。特朗普去年选择对美国在阿富汗失败的军事战略加大下注。如果巴基斯坦像2011年那样通过关闭陆路和空中通道来报复美国暂停援助,这将危及美军士兵的生命。在替代性补给线中,有一条要通过伊朗,因此对美国而言不可行。另一条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后者在该地区也有自己的双重博弈。希望特朗普政府有一个将所有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的B计划。
美巴关系恶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将加强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快速发展的关系。中国承诺向巴基斯坦投资600亿美元,这是扩大北京方面在整个亚洲及更广大地区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恐怖主义
从中东教派冲突到欧洲恐袭
斯蒂芬斯:特朗普推崇的筑墙无法防范本土恐袭,他在中东教派冲突中偏袒一方的做法更难以铲除恐怖主义的土壤。
出人意料的是,美国官员似乎对此并不在意。毕竟,中国人不再容忍激进的伊斯兰主义,看到巴基斯坦被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席卷对中国而言没有好处。如果北京方面能更有效地驾驭巴基斯坦的两面性,这将有助于减轻美国的负担。
然而,如果当前美巴之间的争端演变成长期敌对,那将造成真正的威胁。巴基斯坦拥有100多枚核弹头,文职政府长期处于弱势,该国还受到本土激进伊斯兰主义者的威胁,这也是巴安全部队不愿更直接地与他们发生冲突的另一个原因。
减少对巴基斯坦援助的理由一直都摆在那里。理想的情况是,此举将促使巴基斯坦做出努力重新赢得其失去的美援。但是巴基斯坦内部的种种薄弱点、其庇护的恐怖分子以及核武库构成了一个易爆的混合体。制裁本身并非一项政策。华盛顿方面还需想办法降低巴基斯坦成为一个失败国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