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九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

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一个驻村干部眼中的扶贫情怀

作者:华语社杨志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20 08:14:28
来源:半月谈

 

驻村干部在与群众交谈

华语社:张伟,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任辽宁省直机关工委驻省级贫困村——彰武县北甸子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副书记,2015年8月任彰武县委副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现任辽宁省直机关纪工委副书记,并仍兼任彰武县委副书记、驻北甸子村工作队队员。在驻村3年多的时间里,张伟记下了10万余字的扶贫日记。半月谈记者问他,几年驻村实践后,认为扶贫的关键词是什么?他沉思良久后回答:文化、互助、大病。

渴望文化生活,出乎意料之外

【扶贫日记】有个叫乔玉环的女青年问我,春节前通有线是真的吗?当我告诉她,保证让全村人看上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时,她的眼神瞬间亮了,充满期待的光茫。

从省会沈阳来到位于科尔沁沙漠边缘的彰武县北甸子村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张伟还是被眼前看到的情况惊呆了。全村有 10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总户数的1/3。村里没有水泥路,许多房屋破败不堪,风沙常年覆盖在村径小巷和村民院落上,处处灰黄一片格外悲凉。

2014 年8月,在张伟进村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一门心思琢磨着如何让村民们富起来的张伟本以为村民跟他提的会是物质要求,但他万万没想到,大家意见一致地向他提出“能不能让我们在明年春节前看上春晚”。原来,村里一直没有通有线,村民们家里的电视几乎成了摆设。

此时离2015年春节只有几个月时间了,在驻村工作队的奔波协调下,省里有关部门当月就拨出资金21万元免费为村民们装上了有线。不久后,当除夕来临,北甸子村家家户户传出此起彼伏的笑声,村民们第一次在自己家看上了春晚,那一刻,幸福感在全村蔓延。

几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断努力下,北甸子村3个自然屯之间以及屯里的街巷、房前屋后都通上了水泥路,还建起了两个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架设了路灯,村民还组建起秧歌队和篮球队。

每当夜幕初降,文化广场上的路灯亮起,村民们要么穿着统一的服装,开心地扭起秧歌,要么就组团打篮球。村支书邢守龙说,自打通了有线,有了文体活动,老百姓的的精气神都足了。

政府出力,还要乡亲们形成合力

【扶贫日记】幸福生活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等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光靠政府,要靠贫困户自己汗水滚落田地浇灌,要靠双手磨成老茧奋斗,还要靠邻里乡亲们守望相助,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合力奔小康。

北甸子村地广人稀,土地贫瘠,风沙侵蚀严重,加之靠近内蒙古,长期以来,种地收益低,而养殖业相对发达,但这也仅限于几个养殖大户,绝大多数村民并没有能力靠养殖致富。

工作队队员们一户户走访,一家家聊天,去遍了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炕头。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张伟认定,要想脱贫致富,村民必须也只能走养殖这条路。然而,贫困户差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经验和市场,以及靠养殖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只有让养殖大户牵头,才能带动贫困户脱贫。

为了打消村里两个有名的养殖大户李万泉和王辉的顾虑,工作队三番两次登门拜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作队的诚意最终打动二人,同意带领 33 户贫困户养牛致富。随后,工作队四处奔波,向金融机构争取下来每户20万元的养殖贷款。

最终,北甸子村形成了独特的脱贫产业链:养牛大户给贫困户担保申请贷款—扶贫工作队协调金融机构并由政府贴息发放贷款—给贫困户的贷款直接发放给养牛大户—养牛大户用贷款买牛犊分给贫困户养殖—养牛大户提供饲料、技术支持和负责市场销售。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北甸子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全村养牛户近70户,存栏肉牛7000余头。富起来的村民盖起了新房,不少村民还买了汽车。

“即使是政府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跟贫困作斗争,必须把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发动起来,形成合力。尤其是当地的致富能手,因为他们的致富经验是最切合本地实际的。”张伟说。

大病致返贫,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扶贫日记】每次来慰问都要给老冷留下点钱,他总是攥着我的手不放,一个劲儿地感谢共产党。相当多的贫困户,是因为重病致贫返贫,即使条件不错的家庭,一场大病也会变得一贫如洗。

67岁的冷玉石患有脑血栓,右腿还截了肢,只能靠老伴照顾。雪上加霜的是,几年前,老伴查出患有骨癌,家里一下子就像是塌了天。他的三个女儿成家后也是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几年下来,老冷和老伴治病已花了40多万元,家里一贫如洗。

半月谈记者是在女儿家看到的冷玉石。他女儿一家生活也不富裕,要赡养80多岁的公婆,为了给父母看病,不得已把家里养的30多只羊都卖了。说着说着,老冷又哭了起来,“要是没有张书记,我的日子更没法过了!”

冷玉石成了张伟的一块心病,他先后找了民政、慈善总会、工会、妇联多个部门,寻求各种救济渠道,还发动自己的朋友们为老冷捐款,先后筹集了近2万元,但是和老冷夫妻治病所需的费用相比,不过杯水车薪。

像老冷这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在北甸子村还有好几户,他们成了张伟挂职扶贫期间最牵挂的家庭,也是他迈不过去的最无奈的一道坎。“如何把这部分人带进小康,确实是难中之难。靠救济、靠低保,只是解决生活一时之需,实在需要针对农民大病完善机制,保证大病不拖累家人,这样才能不变穷、不返贫。”张伟说。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新闻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三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军网官网:原《中华军事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军网官网(中华军事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