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崇新学堂:崇实求新 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华语社:为适应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山东大学在第十二次校长办公会议上,通过了《山东大学崇新学堂建设方案》,拟成立山东大学崇新学堂。现如今,由山东大学信息学院主创的崇新学堂已完成第三届学生的拟录取,先后支持了37个创新项目,培养了近百名优秀学生。新标准、新体系下,崇新学堂秉承“崇实求新”的校风,积极推动培养模式优化升级,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突破传统机制瓶颈,创新推动新型学科
时代在变化,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传统学科机制已经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书本所述知识的更替速度远远滞后于前沿研究的迅猛发展。传统课堂虽是教学之基,但若想成就大厦之业,必须突破瓶颈,大胆创新,了解并掌握最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汲取最优质的专业研究内容。学科本身要优化,学科之间要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育人体系。
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山东大学成立的“崇新学堂”,以培养“领跑者”的理念建立新兴学科和产业人才培养实验区,致力于培养一流的工程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
新在教学课程体系,新在人才培养方案
全球信息化浪潮下,大量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涌入,时代发展提出新要求。大学教育面临着旧有基础教育不能轻易丢、新课程急需大量增加、学生学业压力过大、追求“样样都学”但难以面面俱到的难题。
崇新学堂首席教授黄卫平,提出把知识分成解释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的概念,压缩当前工科人才培养中程序性知识的教育时间,拓宽解释性理论知识的教育覆盖面。推进学科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最大化四年本科教育的质量。
黄卫平教授提出,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使其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科研及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学堂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MIT公开课,讲课与实验融合学习;淘汰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旧课程,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配备优质的教师团队,提供更好的国内外先进资源和更高的学习平台。
初获成果,继往开来
崇新学堂努力突破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瓶颈,在新标准、新体系下大胆创新和实践,初步取得了理想成果。
打造工程教育,重视培养学堂学员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为每个项目配备学校、企业双导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经费保障,支持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代表学生创业项目之一——“云诺点餐”,针对校园内“食堂难”的问题,提出“食堂外卖”的想法,现已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
以需求为导向,学以致用,落实于实践。学堂主推的“我的山大”掌上APP、互动投票平台已经上线,在校园内成功推广。
丰硕的成果背后是学堂师生共同不懈的努力。新时代是挑战也是契机,崇新学堂定抓住机遇,不忘使命,努力为国家培养卓越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社会献力。作者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殷曼茹(编辑杨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