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重新装备核巡航导弹威慑中俄
华语社8月29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网络杂志6月12日刊登卢克·奥布莱恩的文章《美国是否需要装备核巡航导弹?》称,由于俄罗斯部署从地面发射的新的SSC-8巡航导弹,所以1987年签订的《中导条约》看来正处于死亡前的最后痛苦之中。但是,美国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该条约的消亡?一项建议就是恢复从海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核版本,即战斧对陆攻击核导弹(TLAM-N)。最后一枚TLAM-N于2013年被拆除,尽管自从老布什总统1991年提出核倡议以来,美国的潜艇就没有装备这种导弹进行巡逻。
里根总统决策在欧洲部署“格里芬”和“潘兴”II中远程弹道导弹。这2个系统都旨在提高北约的核战能力,同时也使美国能够诱使苏联回到谈判桌旁,并且能够凭借相对强大的实力进行谈判。
然而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21世纪头10年却并非20世纪80年代。在我们试图把任何历史案例研究应用于解决现代问题时,我们完全可以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审查部署“格里芬”和“潘兴”II的决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项决策背后的种种因素今天按照相同的方式简单而言是不适用的,与在欧洲重新部署TLAM-N导弹相关的成本超过了任何潜在的效益。
20世纪与21世纪的“耦合”有不同的要求
在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及其北约盟国通过部署大量战术核武器来抵消苏联的常规军事优势。这些包括以地雷、炮弹、火箭弹和可以从战斗机上投掷的炸弹等形式的核弹头。这些战术系统是为了确保苏联对北约发动的任何常规攻击都将迅速升级到核武器级别,因而危及直接对苏联本身发动攻击的美国重型轰炸机和导弹。这反过来则是为了使对北约发动常规武器攻击的潜在成本变得特别高昂。
然而在这一时期,北约领导层所严重关切的则是确保美国(及其战略核力量)与欧洲保持充分“耦合”。假如美国与欧洲“脱钩”,苏联就能够发动使用常规战争,并且确信美国不会冒动用核武器的风险,因为害怕美国本土遭受相应的攻击。为了弥补这一点,美国保持了较大射程的导弹系统,以防止这种脱钩,最初采用的是“雷神”和“朱庇特”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