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区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1年
为何黑龙江的养老保险会出现这样的“危情”?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黑龙江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由2010年的268.8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457万人。一方面是增长的退休人员,另一方面是流失的社保参保人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省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人,其中30-39岁的迁出最多,占比32.6%。
9地区养老保险抚养比小于2
从年度社保基金数据上看,自2012年到2016年,我国五项社保基金已连续五年支出增幅超过了收入的增幅。
支出增长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报告显示,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已由2011年的3.16下降到了2016年的2.8。
包括湖北、甘肃、四川、重庆、辽宁、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吉林、黑龙江在内的9个统计地区抚养比已降至2以下,黑龙江的抚养比最低,为1.3。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养老保险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2050年的4∶3。也就是说,到2050年,平均1.3个参保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
- 焦点
1 如何解养老金“穿底”之困?
人社部准备明年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人社部专家介绍,“总量少、增长慢、开支大”等因素影响着全国社保基金中养老金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还需要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
针对养老金的压力,相关部门今年以来不断出台措施,一方面是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一方面又于近日出台了国资划转社保的相关政策。
今年11月,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介绍,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到账并开始投资。
“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可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如此一来,基金的‘收入’渠道拓宽了,更能确保养老金发放,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参保者。”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也是在今年11月,国务院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股权分红及运作收益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记者获悉,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数家中央管理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中试点,将于明年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