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九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

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任内第11次访问我国

作者:华语社杨志强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24 08:08:05
来源:中新社

 视频:默克尔:将再次感受中国发展活力  来源:央视综合

  华语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张尼)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今日起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作为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11次访华,默克尔此次中国之行将为中德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引人关注。

  默克尔开启任内第11次访华

  今年3月,默克尔当选德国新一届联邦总理,开启了她的第四个任期。连任仅两个多月,这位欧洲政坛“铁娘子”就选择到访中国,这也是她总理任上的第11次中国之行。

  近年来,这位德国总理一直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今年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今年3月,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致电祝贺。此后,习近平又应约同默克尔通电话。双方沟通密切。

  此外,今年年内,中德双方还将迎来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

  对于德国总理此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默克尔总理此访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为中德关系在新时期取得更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默克尔。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关注焦点:贸易议题有何共识?

  据中国外交部此前介绍,默克尔访问期间,习近平、李克强等中方领导人将同其举行会见会谈,双方将就中德、中欧关系与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也将举行会议。

  访华前夕,德国联邦总理府在其官网以“对话塑造德中关系”为题发布了默克尔的最新一期播客视频。视频封面用大号字体写道:“与中国紧密合作”。默克尔亲自上阵介绍行程。

  她表示,此次访华将与中方讨论双边关系、国际贸易争端等共同关心的议题。她特别强调了贸易问题,指出德中两国均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且都希望加强多边主义,“这将在我们的会谈中扮演一定角色”。

  对于中德经贸合作前景,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经贸领域,双方应彼此尊重,既要充分了解对方关切,也要考虑对方国国情、比较优势。“比如,中国的扩大开放是既定政策,我们的决心和步伐都不会动摇,同时德方也应理解中国的开放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我们既要看到中国和德国经济竞争的一面在上升,更要看到两国正在开辟新的、更广阔的合作领域,在传统汽车和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是典型的优势互补。”

  “摩擦是局部和暂时的,而合作是主流和全面的。”史明德表示,只要摒弃零和思维,放弃意识形态划线,聚焦合作,中德合作的蛋糕一定会越做越大。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4年7月6日,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始访问中国,成都是其访华的第一站。图为默克尔在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考察。中新社发 安源 摄

  特殊安排:深圳之行有何深意?

  作为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国家领导人,默克尔曾访问过成都、合肥、沈阳等地。

  根据中国外交部透露的消息,默克尔此行的目的地除北京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城市,那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

  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默克尔的深圳之行也被外界认为“别有深意”。

  默克尔对外表示,她经常到访中国不同的省份,以实地了解中国发展的动能与广度,并与中国青年一代和中国地方党政部门进行交流。

  此外,默克尔对此次能前往分布着很多德企的深圳访问感到十分高兴:“中国的经济开放从深圳起步,所以我十分有兴趣访问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默克尔来华期间走访北京外的城市,表明她希望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在他看来,深圳有众多德国企业,其投资环境对于德国吸引力很大,且中德贸易在深圳也占有很大分量,选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前往深圳,也表明默克尔对中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信心。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中欧班列“长安号”首列跨境电商专列抵达“西安港”。 张一辰 摄

  站在新起点,中德合作前景如何?

  近年来,在中德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持续发展,共同利益和互利合作不断加深。

  根据中国外交部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德国已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9781个,德方实际投入297.2亿美元。中国从德国引进技术23714项,合同金额789.4亿美元。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也恰值德国新政府成立,中德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史明德接受采访时如此评价现阶段的中德关系。

  在他看来,默克尔此访将延续中德领导人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工作和个人关系。双方领导人将为未来几年中德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确定重点,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崔洪建分析称,中德关系的定位站在新起点,要延续之前的良好传统,进一步排除干扰,同时也要有新气象。

  “新气象体现在,大家要重申和回顾过去取得成功的经验,把一些原则再次明确下来,促进务实合作,不能受一些其他政治因素的干扰,要看到更多的共同利益而非差异。”崔洪建强调。

  在专家看来,如今国际环境和地区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德都要提出更明确的主张,来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

  与此同时,作为中欧关系“领头羊”的中德关系,今后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要进一步明确。(完)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新闻网、华语新闻网出售、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三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中军网官网:原《中华军事网》--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中军网官网(中华军事网)联系电话: 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邮箱: zhonghuaxinwen@163.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